《我的阿勒泰》浙商在阿勒泰的发展与变革

2024-05-13 14:00:52奇也视频阅读:13

直入云端的雪山、茂密的森林、三五成群的羊群、骑马奔驰的哈萨克族少年……5月13日晚,改编自作家李娟同名著作的热播剧《我的阿勒泰》将在央视迎来大结局。这部剧在全网掀起治愈风,不只实现了热度和口碑的双丰收,还引发了人们对拍照地新疆阿勒泰的关注热潮。

这两天,阿勒泰地区浙江商会会长杨雪红也忙里偷闲看了这部剧,情不自禁地回想起多年前从台州孤身前往阿勒泰打拼、创业的一幕幕。

现在,在阿勒泰地区活泼着100多位浙商,遍及房地产、旅行、农牧业、矿业、渔业等各行各业,以浙江人的果敢和才智,一起打造、维护着这片人世净土。

阿勒泰和浙江相距4000多公里,共同的风土人情和浙江创业精神在此磕碰出了怎样的火花?当地浙商心中的阿勒泰又是怎样的?



在阿勒泰生活了22年,47岁的杨雪红已将它视为自己的第二故土。“它被称作‘千里画廊’,不只处处是美景,而且很宜居。”杨雪红说,夏天在房间里很舒适,冬季哪怕是帐子里也有火墙、暖气,不会感触到冰冷。

对于阿勒泰的生活,杨雪红用“安逸”来形容。“这片土地有自己的节奏,不像外面那样四季忙个不断。”她说,当地人大多以从事农牧业为主,简直每年3月底的春天,农人开端耕地、牧民开端带着牛羊上山,到了10月,农人收割农田、牧民也带着牛羊下山,“劳作完毕,剩余近半年,九成人都进入休闲期,走亲戚、和朋友集会、举办婚礼、或是到三亚等内地旅行。”

杨雪红也格外喜爱阿勒泰的美食,“工业少,污染少,农作物的口感都不相同。”她时常给浙江的朋友寄回阿勒泰的羊肉,“这儿的羊走的是黄金道,喝的是矿泉水,吃的是中草药,滋味特别好。”


多年前,杨雪红在阿勒泰。

20多年间,阿勒泰已然产生巨大改变,杨雪红感觉农业和旅行方面的改变最大。

“这些年,阿勒泰的农业面积不断扩大,各家各户大多种数万亩农田,以葵花、玉米、葫芦瓜为主,全都进入了机械化出产。”杨雪红说,由于日照时间长,当地农作物质量很高。

旅行方面的改变则让杨雪红有更深切的感触。“阿勒泰方位偏僻,过去,想从台州到阿勒泰很不方便,要中转很多次,先从台州到杭州,再飞到乌鲁木齐,最后起色到阿勒泰。”杨雪红回忆说,约四五年前,前往阿勒泰的航班道路变多了,“现在从台州动身,能够到西安或成都起色;上一年一段时间,从上海或宁波动身还能直飞阿勒泰。”

上一年起,杨雪红也明显感觉来阿勒泰的游客变多了,“浙江游客也越来越多,都说这儿很舒适。”




这几天,跟随着电视剧《我的阿勒泰》中女主的脚步,杨雪红情不自禁地回想起22年前,自己初到这片悠远而陌生的土地时,经历的一切。

杨雪红曾在家乡台州做服装生意,可一直没赚什么钱。2002年,她从朋友口中传闻新疆在进行西部大开发,准备开通自来水,建议她把台州出产的PVC水管卖去新疆。

“全家人都不赞同,但我觉得这是个好主意。”带上几千元,25岁的杨雪红固执地只身坐上通往新疆乌鲁木齐的火车,“从杭州动身,整整七天七夜。”抵达乌鲁木齐,她又在老乡的推荐下,坐了24小时的班车,去往最偏僻、商机或许最大的阿勒泰。

局面并不顺畅。“我想去注册营业执照,当地税务局、工商局的人却说我卖的这个东西他们没见过,办不了。”杨雪红回忆说,她是第一个进驻阿勒泰的PVC水管经销商。




跑了一个多月,她才做成第一笔生意,将台州的PVC水管卖给了当地兵团。“纯粹是跑下来的,为了见一个人,或许要跑七八次。”杨雪红回忆说,在广袤的阿勒泰,自己常迷失方向,于是每到一个地方,都要买一份地图。

尽管人生地不熟,但热心淳朴的哈萨克族人让杨雪红倍感温暖,“在戈壁滩上,无论知道仍是不知道,只要遇上,他们都会给你一碗热腾腾的奶茶。”几年下来,她结识了不少不同民族的好朋友。

跌跌撞撞,更多生意就这样跑了下来,杨雪红逐渐在阿勒泰站稳脚跟。2007年,她注册成立贸易公司,8年后,又创建阿勒泰地区科雨节水设备制作有限责任公司,在阿勒泰开办工厂,自产自销。

当杨雪红的生意越做越大,自来水随之通往阿勒泰的家家户户,农业、绿化也用起滴灌。



现在,杨雪红信任,《我的阿勒泰》的热映将进一步拉近这片土地和浙江、和全国各地的距离。“欢迎浙江老乡以及全国各地的人都找时间来转转,它一定会让你感到赞赏。”眼下,杨雪红正谋划着在阿勒泰打造一座浙江大厦,“往后,浙江人能够在这儿以最优惠的价格入住,走进阿勒泰也能找回家的感觉。”

显示全文

相关标签

我的阿勒泰

推荐阅读

大家都在看

更多资讯

小编推荐